【资料图】
□杨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6月10日,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一男生因制止校园霸凌遭同学辱骂围堵。根据男生自述,“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几名女生在教室中霸凌一名女同学”。而且他称这已经不是她们第一次霸凌这名女生了,她们还侮辱这名女生已经过世的母亲,于是选择出面制止。但没想到这几名女生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是把这名男生围堵在走廊当中辱骂。(6月11日 极目新闻)
随后,男生将事件过程视频发到网上,却被当事几位女生报警,并要求其删除。学校出面调查事件经过,称双方只是发生言语冲突,当场已达成和解。同时,男生的视频账号更是被封。男生的见义勇为没有换来学校的支持,等来的却是“和稀泥式”调解,实施欺凌者仍旧气焰嚣张,“见义勇为”该何去何从?
言语辱骂并非简单的言语冲突,而是隐形的校园欺凌。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认为,校园欺凌主要包括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两种类型,直接欺凌是指采用公然、明显的方式进行欺凌。直接欺凌包括直接身体欺凌和直接言语欺凌等类型,其中,直接言语欺凌包括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外号等言语行为。因此,事件中,多位女生在教室里对另一女生进行公开言语辱骂的行为已经基本构成直接言语欺凌。
面对校园欺凌,作为旁观者应该如何选择?在校园欺凌中,旁观者的行为会产生旁观者效应:旁观者的“作为”效应能遏制欺凌行为,进一步减轻或缓解被欺凌者所受的心理伤害。显然,该男生面对一名女生遭遇多人辱骂时,并未冷眼旁观,而是选择了挺身而出,及时制止她们的欺凌行为。该男生的积极作为不仅及时阻止了欺凌行为向更严重的程度发展,同时为被辱骂女生提供了心理支持与帮助。
但是,根据视频显示,该男生在制止多位女生的辱骂行为后,反遭这几位女生的围堵,并且多次使用言语对其进行攻击和威胁。在老师面前,她们更是扮演起了“受害者”,大喊“无辜”。笔者认为,男生制止校园欺凌属于见义勇为行为,应当得到支持与表扬。然而,此事件中,作为见义勇为者,该男生却反遭辱骂,谁来给他支持与慰藉?
在本事件中,面对双方的争执,学校选择了息事宁人,不了了之。针对男生被辱骂的遭遇,学校并未作出正面回应,反而对欺凌行为闪烁其词,简单地称其“已经和解”。学校不仅未正面支持男生的行为,反而变相纵容欺凌者,这种“和稀泥”的做法不仅无益于制止欺凌行为,反而会伤害见义勇为者的心。
学校应当为其主持公道,支持见义勇为行为。目前,我国的校园欺凌问题较为严峻,校园欺凌行为并不罕见,其中言语欺凌和身体欺凌发生的比率比其他类型更高。面对校园欺凌,学校应当完整调查事情经过,坚决制止欺凌行为,维护被欺凌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更应该健全对见义勇为者的表彰机制,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慰藉。只有正义之举得到支持,才能呼唤更多的人出手制止校园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