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这是果壳关于出行与交通的新栏目,“在路上 On Odyssey”。这里关注能载你驶向下一站的一切,解读那些必然属于这个时代的新交通工具。路途中的科技,依然有意思。
车展看的到底是什么?(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住嘴)
主张“早买早享受”的人们已经在展出的量产车中挑花了眼。但是下一代汽车产品的新技术涌现,又在给“等等党”们不断的“暗示”——我们应该期待什么样的驾驶和乘坐新体验?
围观新车发布丨作者供图
上海车展之后,今年能让“早买党”和“等等党”大战一番的话题,都在这了。
Round 1:“排队充电”这事到底还有没有人管管了!
每逢长假期,电动车“停电趴窝”、服务区排队充电、一桩难求等现象,总会登上新闻热榜。
电池容量和续航里程上“加量”的第一阶段竞争已经结束,电动汽车的续航比拼进入到一个短暂的稳定期。汽车企业发现,比“里程焦虑”更重要的问题出现了——“补能体验”。
让充电比加油体验更好的解决办法,除了“换电”之外,似乎只有“无处不在的充电设施”和“超快充”。
很多车企推出“800V 超充解决方案”,号称“充电几分钟,续航几百公里。”
800V 超充解决方案丨作者供图
小鹏带来了“国内首个量产的全域 800V 高压 SiC 碳化硅平台”;理想汽车发布 800V 超充纯电解决方案,核心技术是基于第三代功率半导体的高压电驱系统;蔚来在车展前称在 2024 年推出下一代全新 800V 快充电池包。
极氪、路特斯、通用、深蓝汽车、合创汽车等车企推出了搭载 800V 快充架构的产品;另外,安波福、博世、舍弗勒、伟世通等供应商也发布了相关线束与支持高压的零部件,甚至是 800V 整体解决方案。
“800V 架构”一时成为消费者们需要消化的新热词(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纯电动车型基本上都是 400V 电压平台)。
但从 400V 过渡到 800V 的高压架构,需要一个漫长的转换过程。
目前许多 800V 方案,最初设计只是为了满足快充需求,只通过升压部件将电池部件设计为 800V,不改动其余部件依旧是 400V 系统。然而,实现整车级别 800V 架构,可以理解为将整车的所有部件“重新设计”一番,来适配 800V 的更高标准的要求,其中包括升级电机、电控、功率元器件等核心元器件,对液冷系统也提出更高要求,甚至于连接每一个高压器间的导线。
为什么会细节到如此?
“为了适配 800V 高压,高压连接线的绝缘、耐压等级、工艺精度都得提上来,导线上的一个小毛刺可能都会引发电压的不均衡。”一位供应商高压线束技术负责人说。
800V 高压连接线丨作者供图
提高电压背后是一套繁杂的系统级工程提升,涉及产业链协同,甚至充电桩网络布局。比如小鹏计划在 2023 年内建成约 500 个具备 S4 超快充能力的站点。
800V 架构不仅意味着“超快充”能力,基于整车的 800V 电子电气架构还能带来整车行驶能耗的降低,以及三电系统的效能提升,从而也让续航里程更加扎实。换一种说法,解决一个充电速度的痛点,进而带来整车性能的提升。
Round 2:还有人相信 L4 么?
用户还会为一个激光雷达,一个高算力芯片“买单”吗?大家对于辅助驾驶的价值评判似乎开始发生摇摆。供应端敏锐地捕捉了这一变化。于是在上海车展中,“智能驾驶”、“行泊一体”成为“热门”宣传口号,风头盖过“无人驾驶”。
所谓“行泊一体”,简单说是将智能驾驶功能和自动泊车功能集成在一起,使用同一个域控制器,传感器以及芯片。
华为、百度、佑驾创新、轻舟智航、安波福、博世等等一系列新旧供应商都发布了“行泊一体”的方案。
行泊一体解决方案丨作者供图
华为发布的高阶智能驾驶系统 HUAWEI ADS2.0,进一步升级了基于 Transformer 的 BEV 架构,无高精地图认路、识别红绿灯等能力增强。华为透露,今年 Q3 将实现 15 个无图城市的落地,Q4 又将新增 30 个无图城市的落地,达到 45 城。
百度也推出了国内唯一一款使用纯视觉感知的产品,号称能在城市道路上带给用户连贯驾驶体验。产品搭载了自研“轻量级高精地图”,比起行业通用的传统高精地图要“轻”(对数据量和算力需求)近 80%,能以更合理的成本推进城市泛化。
国产芯片厂商地平线、黑芝麻、芯驰科技纷纷推出高性价比、小算力芯片,响应车企的高速 NOA(导航时自动驶入/驶出高速公路匝道),行泊一体等需求。
比亚迪汉基于地平线 J5 自研的 BEV 融合感知方案将在年内量产。甚至有智能驾驶方案商与国产芯片厂商合作,喊出行泊一体整套产品售价低于 3000 元,而这样的厂商还不止一家。
智能驾驶不再是那个“只做加法”、“堆硬件”的阶段了。相反大家开始做“减法”,省去成本负担重的高精地图,不再单纯的比拼算力大小、激光雷达数量,而是比拼同等算力下实现的功能效果,提升软件算法能力。
对于主机厂而言,降本是非常现实的刚性需求。对于消费者而言,能以更实惠的价格买到标配了基础辅助驾驶能力的车型。
是不是“够用就行”,直接带来了“低成本辅助驾驶”和“高性能辅助驾驶”之间的竞争,甚至让许多新兴的激光雷达厂商都感受到压力倍增,被取代和被放弃的声音不绝于耳。
Round 3:嚯~车里也塞进了 GPT,至于么~
特斯拉的车门到底应该怎么开才显得是个老司机?座椅各种姿势到底应该怎么调才显得自己总开车不尴尬?
要是车载“语音助手”不光能播放音乐,还能把这些操作也变成一句话能解决的事,那就好了(调座椅就像按摩):把座椅给我调到最得劲的角度,对,腰上再来点力度……
请看正确的使用方法丨作者供图
这次上海车展上,AI 大模型开始重新“解释”智能座舱中的智能是什么意思。斑马的 AliOS 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进行测试;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已经开启邀请测试,百度也想要借助文心一言提升人机的互动性,打造新一代的 AI 智舱体验。
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接入大模型丨作者供图
不太一样的是,特斯拉、百度 Apollo、毫末智行将大模型用于自动驾驶算法之中,试图解决自动驾驶在决策和规划不够智能的短板。
人类驾驶员的每次接管都是对自动驾驶策略的反馈,接管数据作为样本,记录自动驾驶决策何时被修正。
这意味着如果在自动驾驶的开发中也采用人类反馈强化学习的思想,可以训练出奖励模型来验证和评估自动驾驶模型的输出,使其不断改进,最终达到人类的水平驾驶。
目前特斯拉和毫末智行都开始将大模型应用到最终完成自车的决策规控、障碍物预测以及决策逻辑链的输出等任务中。AI 大模型有望让“电动汽车”迎来真正的“智能时刻”。
每一次车展,其实都是一次对“早买党”和“等等党”共同的考验:选择太丰富,总诱惑着你“早享受”;未来太精彩,总让你期待更多。
车展上的行为艺术丨作者供图
像我这样夹在两个人群之间的车迷,考虑最多的又是什么呢——钱包。
作者:陆泰
编辑:沈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