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5月23日,科技日报记者获悉,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脑与类脑智能转化研究所、上海市麻醉与脑功能调节重点实验室熊利泽教授团队,首次针对全球缺血性卒中疾病死亡负担,及其可归因危险因素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回顾性总结和前瞻性预测。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著名国际期刊《神经学》。
据悉,缺血性卒中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重要疾病之一。
熊利泽介绍,该项研究工作系统分析了1990年至2019年的30年间,全球204个国家和地区的缺血性卒中的负担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研究发现,在较低社会人口学指数(SDI)水平的不发达地区,年轻人缺血性卒中的增加趋势更为明显,男性缺血性卒中的死亡负担一直高于女性,且女性的下降趋势更加明显,这种差异在未来可能会继续增加。研究还发现,吸烟、高钠饮食、高血压、高胆固醇、肾功能障碍、高血糖和高体重指数等7个危险因素与缺血性卒中死亡人数的增加趋势有关,7个危险因素控制不足导致的缺血性卒中,主要发生在年龄大于80岁的老年患者和SDI水平较低的地区。值得注意的是,高体重指数的年轻人群中缺血性卒中的人数呈现增加趋势。
该研究进一步预测,2020年至2030年,这7个危险因素导致的全球缺血性卒中死亡人数将从2019年的329万人,增加至2030年的490万人。而且,该项研究还对这7个危险因素导致全球疾病死亡人数的情况分别进行了预测。
“缺血性卒中死亡人数的增加以及预测的未来是令人担忧的。”熊利泽说,该项研究工作对护理资源的分配、医疗保健计划,以及需要数据支持的中风初级预防干预措施的发展和实施具有启示意义。此外,减少地区间贫穷以及种族和社会经济不平等现象,对减少心血管疾病以及其他非传染性疾病非常重要。